在药物研发、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等领域,研究人员常常面临一个共同挑战:样品极其珍贵、微量,且需要在接近原态的液体分散体系中进行分析。传统的湿法粒度仪所需样品量较大,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湿法微量激光粒度仪应运而生,它专为微量、珍贵的样品而设计,以微升级别的超低样品消耗量,实现了对纳米至微米级颗粒的精准粒度分析,是前沿科研与质控的利器。
湿法微量激光粒度仪的技术核心在于其进样系统,旨在利用每一滴珍贵样品。
1、超微量样品池:仪器采用特殊设计的微量样品池,其有效容积可低至12微升甚至更少。这种设计确保样品能够覆盖激光光束,从而获得足够的散射信号强度,同时将样品需求量降低。
2、高效微量循环系统:为了避免微量样品在测量过程中沉降,仪器集成了高效的微量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在极小的死体积内实现样品的持续、温和循环,确保颗粒在测量区域内均匀分布,从而获得具有统计代表性和重复性的结果,同时防止循环过程对脆弱纳米颗粒结构的破坏。

其超低样品需求的特点,使其在以下场景中具有重要价值:
1、蛋白质与生物药表征:在单克隆抗体、病毒载体、脂质纳米粒等生物药的研发中,样品通常非常昂贵且难以大量获取。激光粒度仪能够在不影响后续实验的前提下,准确分析其粒径与聚集状态,这对于评估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与有效性至关重要。
2、外泌体与病毒研究:外泌体、病毒等生物纳米颗粒的样品制备难度大、得率低。该技术能够对极其有限的样品进行快速粒径分析,为相关生物学研究和诊断治疗开发提供关键数据。
3、贵金属纳米颗粒与纳米材料:用于测量合成成本高昂的金、银纳米棒、量子点等材料的粒度分布,支持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
4、法庭科学中的微量物证分析:可用于对极其有限的物证样品,如微量颜料、纤维碎片等进行粒度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激光粒度仪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以小见大”的能力。它使得对珍贵、微量样品的系统粒度研究成为可能,极大地节省了研发成本和时间。研究人员不再因样品量不足而放弃必要的表征,从而可以更自由地设计实验,探索更前沿的科学问题。它拓展了粒度分析技术的应用边界,为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湿法微量激光粒度仪是粒度分析技术走向精细化、专用化的杰出代表。它精准地解决了前沿科学研究中对微量样品进行准确粒度分析的痛点。对于从事生物药研发、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科学家而言,它不仅仅是一台仪器,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在样品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可靠的数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走向深入,加速创新成果的诞生。